Butler-P 冷冻水系统解决方案
面对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状态,冷却效果较佳的水冷系统将何去何从?
现状:
水系统长期运行,水管内杂质(包括钙镁离子、藻类、菌类)附着在管道的内外侧,严重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管道的流通口径。为了保证换热效率不得不定期进行管道清洗和更换系统用水。导致增加大量的系统维护成本和用水成本
目标:
让已形成的水垢分解,让水中钙镁离子不再结垢
灭杀水中藻类菌类
水系统实现高浓度倍数(可达30倍以上)运行,减少70%的排水
只需一步,且不会改变任何原有系统的结构
安装
菲尼克斯提供的特殊设备(只需在管壁外侧安装即可)
效果一:除垢、防垢
利用交变电场信号,改变水中正负离子运动
通过交变电场信号使得水中正负离子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并因电荷性质相反,正负离子在移动过程中形成松散凝块(图b,c),凝块结垢松散,易碎且每个离子由一薄层水分子围绕,当水受热或压力降低时,这些凝块排除水分子并形成微小的晶体(图d)悬浮在水中,晶体坚固几乎能长期存续。晶体尺寸约10微米文石结垢,肉眼不可见且很容易随水排走,不会附着在管壁,保证管道清洁。
效果二:除垢
物质不溶于水都是相对的,其实质是溶解度大小差异,所以不溶是相对的,溶解是绝对的。管壁中的老水垢与水之间存在一个溶解平衡的过程,只是水垢的生长速度大于其溶解速度
以水垢中的碳酸钙为例,碳酸钙在水中溶解平衡:
通过Butler-P 方案解决后,新形成的CaCO3处于水中,会随流体流走,不会滞留在换热面。特别说明,一般水垢的构成:碳酸钙作为骨架,以泥沙、金属氧化物、微生物及代谢产物共同形成水垢。
Butler-P直接左右于CaCO3,对泥沙及氧化物如氧化铁是没有作用的,故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我们还可以发现原来的硬质水垢变的非常松软,此类软垢非常易于清理,高压水枪或者普通的机械方式就可以轻松祛除干净
效果三:除垢
Butler-P 技术通过交变电场的信号在水中制造一个局部纯水环境,其原理利用的是渗透原理。
何为渗透?水分子从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就称为渗透作用。
渗透发生的条件有两个:
一 有半透膜;
二 半透膜两侧有物质的量浓度差。细胞的液泡充满的水溶液叫细胞液,我们可以将液泡馍、细胞质及细胞膜称为原生质层,这相当于半透膜。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浸于溶液或水中,只要原生质两侧溶液有浓度差,都会发生渗透作用。
关于节水
普通的冷却系统一般情况下都浓缩倍数控制在2~5倍(一般以电导率或者氯离子为依据),传统的维护模式以化学投加为主,阻垢缓蚀剂的添加导致冷却系统运行水电导率和氯离子的检测值偏大,故系统实际的浓缩倍率应小于描述值。
1.PAVC 解决方案中交变电场信号促进碳酸钙在水中形成,而非传统系统中的换热形成水垢;
2.在晶体结构上有所不同,文石结构形态易随水流动,附着能力很差,管道中有与水流的影响无法堆积在换热面;
以上两个因素保证了系统即使在高硬度状态下依然可以保证系统无垢稳定运行。故可在国标控制范围内有效提高浓缩倍数(最高达30倍以上),对于一般的系统而言,排污量可以减少70%以上,有效的为企业节约水资源。